信用惩戒:电信网络诈骗防范 与治理新思路
发布日期:2021-11-26 15:06 信息来源: 访问量:

信用惩戒:电信网络诈骗防范与治理新思路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财产性犯罪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由于网络空间的特殊性,对该类案件的打击难度较高,诈骗手段花样百出,诈骗金额巨大,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和治理已经迫在眉睫。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大量非法开办的贩卖的电话卡、银行卡为诈骗分子提供了犯罪的重要一环,因此,断卡行动的开展是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釜底抽薪式的重要举措,而信用惩戒可以推动断卡行动的深入开展,为预防和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路径。

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展态势

十年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并不常见,当时财产性犯罪在刑事犯罪中所占比例为60%—70%,诈骗类犯罪在其中不足3%,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更是寥寥无几。从刑法的规定也可以看出,当时我国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几乎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十年里,随着电信网络的巨大发展,社会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财产性犯罪的结构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以前财产性犯罪案件主要以盗窃罪案件为主,现在则演变成了越来越多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目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财产性犯罪中的比例已经达到70%左右,成为了主要的犯罪类型,严重危害到了人民的财产安全。

2011年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数量大幅提升,尤其是近几年,上升趋势越来越快。20113月后,两高制定了关于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规定,开始系统性的规范该类犯罪,随着相应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到目前为止,对电信网络犯罪的治理已经有了一个初步完整的法律体系。但由于该类犯罪变化速度快,犯罪方式花样百出,法律存在滞后性,所以会出现目前的法律法规不足以应对当前该类犯罪的情况。

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难题

(一)犯罪成本低收益高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有极强的互联网特点,通过信息传输就可以完成诈骗过程,办一张银行卡或者手机卡,或者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进行犯罪,犯罪成本极低,操作简单。并且目前对个人信息保护薄弱,获取个人信息成本很低,大大便利了犯罪分子进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而与非常低的犯罪成本相对应的是极高的收益,犯罪分子通常通过多次转移资金的方式来掩饰来源,牟取暴利,司法办案人员对违法犯罪所得认定难追缴难。极低的犯罪成本和极高的收益吸引着犯罪分子铤而走险,也导致电信网络诈骗屡禁不止,打击难度高。

(二)跨区域和网络虚拟性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与普通诈骗犯罪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于电信网络诈骗通过电信网络实施诈骗,犯罪分子分布广,受害人范围广,涉及境内境外,对打击该类犯罪带来了很大难度。同时,犯罪过程通常在电信网络中进行,有很强的网络虚拟性,犯罪分子用昵称进行交流,受害人与犯罪分子通常没有直接的接触,这些情况都对案件的侦破和对犯罪分子的抓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难题。

(三)主观明知认定困难

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办理过程中,对主观明知的认定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该罪的成立要求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但在实务案件办理中,犯罪分子通常会以办理贷款、朋友间借贷等理由对主观明知进行掩饰,同时对于主观明知的认定也没有较为统一的标准,导致证明难度较高,对犯罪认定困难。

(四)防范意识与法律意识淡薄

许多人会疑问,现在还有这么多人会被电信诈骗吗?为什么会相信呢?因为很多人对电信诈骗的认识还停留多年前那种低级的诈骗手段中,认为自己肯定不会上当受骗。但其实现在电信网络诈骗团伙十分狡猾,他们通过研究人们的心理让你一步步掉入陷阱之中。有许多被害人在被家人带来报案的时候,还没有认识到自己被诈骗了。而相对应的,一些犯罪分子也没有意识到自己触犯了法律需要承担刑罚,例如帮信罪中出售贩卖银行卡手机卡的犯罪分子,经常会说到,如果他知道卖银行卡手机卡这么严重,涉及了犯罪,给他多少钱他都不会卖,尤其是一些在校大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被害人的防范意识差,部分犯罪分子的法律意识淡薄,也导致了此类案件频发。

三、电信网络诈骗防范与治理

(一)信用惩戒机制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加强失信惩戒。打击和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重要一环就是切断犯罪分子与被害人之间的关联。犯罪分子通过出售、收购大量银行卡、手机卡来进行诈骗,因此断卡行动势在必行,而信用惩戒制度可以很好的遏制两卡的不正当交易,为防范和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一剂良方。我们可以考虑,在加大硬法惩治力度的同时,可以设置信用惩戒这类极具针对性、适用性的软法机制来实现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预防和治理。信用惩戒措施戳中了电信网络诈骗的软肋,提高了违法犯罪成本,使被惩戒人步步受限,当事人一旦违法,会记录到个人征信报告,影响贷款和支付业务办理,影响通信,可以在全社会形成极大威慑,进一步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

1、有效降低再犯几率。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再犯率极高,据统计,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5年内返罪率高达12.7%,明显高于其他类犯罪。而通过适用信用惩戒制度,可以限制犯罪分子办理银行卡、手机卡,从根源遏制犯罪分子再犯该罪。同时,将信用惩戒纳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非刑罚法律后果中,同样也会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

2、深入推动断卡行动。非法开办贩卖两卡是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的重要根源之一。当前,电信和银行等行业存在业务风险和漏洞,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在诈骗团伙利诱下将个人两卡出售、出借、出租等,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了土壤。202010月,国务院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断卡行动,为打击和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一记重拳。通过对涉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人员适用信用惩戒,限制其通讯和办理两卡业务,推动断卡行动彻底开展。

3、罪与刑相适应,实现良好社会效果。将信用惩戒作为非刑罚法律后果引入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中,可以很好的实现罪与刑相适应。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涉及人员众多,尤其是主观恶性较小的帮信罪,由于造成的社会危害较小,对于此类犯罪分子,预防比惩罚更为重要,而信用惩戒制度可以填补预防手段的空白。根据案件统计可以发现,目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尤其是帮信罪的犯罪主体有许多在校大学生,因为法律意识薄弱而触犯了法律,对于此类大学生适用信用惩戒来代替刑罚,给予其改过自新的机会,可以更好的实现教育和预防作用,有利于实现良好社会效果。

(二)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宣传,形成全民反诈理念,是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有效手段。通过宣传,可以让群众更加了解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筑起反诈意识城墙,让犯罪分子无机可乘,同时也可以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到法律的界限,什么行为是触犯法律不可为之的,减少该类犯罪的发生。近日,抖音主播反诈警官老陈通过连线PK的方式宣传国家反诈中心APP,掀起了一股全民反诈热潮,国家反诈中心APP登上了多个应用商店下载榜第一位。该举措为反诈宣传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我作为我们单位电信网络诈骗专业化办案团队的一员,也跟随团队将反诈宣传手册发放到了各个小区和学校。反诈宣传应久久为功,要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宣传防范散播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

(三)聚力攻坚形成合力。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涉及到多个行业和部门,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多措并举,在全社会形成合力,筑起一道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城墙。通信行业和银行行业应当进一步完善行业规范,严格制止电话卡和银行卡的不正当办理,减少电话卡和银行卡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公检法部门应当统一标准,研判新型办案方法,例如引入信用惩戒等机制,来应对当前花样百出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加强彼此沟通协作,坚决打击该类犯罪。同时也应当汇聚社会力量,形成全民反诈氛围,聚力攻坚形成合力防范和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