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广高铁新许特大桥上,复兴号以350km/h的速度呼啸而过,带动秋天的风裹挟着还没有消散的夏季余温扑面而来……
“违建桥梁拆除了,压占高铁桥墩的土方也运走了,桥墩的沉降数据都在慢慢恢复,高铁面临降速的警报解除了。”在违建拆除工程结束后的实地勘查时郑州高铁基础设施段安全科工作人员高兴的对郑州铁路运输检察院(以下简称郑州铁检院)的检察官说到。
京广高铁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的关键一环,更是河南“米”字形高铁网中唯一在线运行时速达350公里的交通要道,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是连接南北的重要纽带。
2024年6月,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局集团公司)向河南省人民检察院郑州铁路运输分院(以下简称铁检分院)移交案件线索,反映临近京广高铁新许特大桥处存在公路桥梁工程违法施工情况,该工程违反公铁并行桥梁距离规定,侵入铁路地界、占压高铁桥墩台,导致高铁桥梁偏载,像一颗隐藏的“定时炸弹”,严重威胁着高铁的运行安全。
铁检分院经初步调查后,决定启用行政公益诉讼一体化办案机制,将当地市交通运输局、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镇政府)不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线索移交郑州铁检院,指定其办理该案件。郑州铁检两级院先后对当地市人民政府、市交通局和镇政府立案调查,一场守护高铁安全的战役就此打响。
经调查查明,涉案桥梁建设施工时未经铁路运输企业同意并签订安全施工协议,擅自抬高桥梁,使得公路桥台两侧路堤高度达2.5-3米,公路桥外侧正对京广高铁新许特大桥垂直投影,距离高铁桥墩仅2米,侵入铁路地界3.7米,路基坡脚侵入并压占高铁443号等11个桥墩,长度达326米,严重违反《公路铁路并行路段设计技术规范》中平缓地段受条件限制时,公铁并行间距应大于极限值15米的规定,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更令人揪心的是,经专业公司测量数据分析对比,该项目施工已引起高铁桥并行段部分桥墩沉降、桥向位移,相关指数均已接近2毫米限值,高铁面临因偏载而降速风险,运行安全岌岌可危。
高铁运行安全刻不容缓。为督促相关单位履行铁路安全隐患治理职责,铁检机关于2024年6月20日组织涉案单位进行磋商,要求当地市政府督促有关部门立即进行整改。面对整改无实质性进展的情况,郑州铁检机关以“诉”的标准增强公益诉讼监督刚性,于8月5日向市交通局、镇政府分别发送检察建议,建议落实责任、消除隐患。
在郑州铁检院的强力推动下,市交通局、镇政府分别书面回复整改落实情况,表示已经落实限高、防护栏等先期措施。后经郑州铁检院跟进监督,两单位于11月对桥梁及引导工程开始实施拆除,12月引导工程拆除完成,2025年1月违建桥梁整体拆除完成,基建土方全部清理清运完毕,高铁安全“生命线”得以守护。
违建桥梁拆除后,为回应社会各界关注,确定桥梁对高铁的影响是否消除,4月22日,郑州铁检院召开案件听证会,借助铁路领域专业“外脑”评估安全隐患整改效果。听证会邀请该院“智汇公益”工作室专家组团队中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益心为公”志愿者等担任听证员,由铁路工务安全专家现场解读专业监测机构对高铁桥墩等监测数据情况。铁路工务专家以发生沉降最大的高铁桥墩为例,对比2024年7月、12月、2025年4月下沉值等数据,分析整改前后高铁桥墩沉降、桥向位移持续改善的变化,确认该重大铁路安全风险已解除。
“根据铁路工务安全专家刚才对高铁桥墩等监测数据的专业解读,我们参会的听证员一致认为该重大铁路安全风险已解除,相关单位已充分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社会公共利益已得到切实维护。”全国人大代表、郑州铁检院“智汇公益”工作室牵头人郅慧在案件听证会宣布听证评议意见时这样说到。
“原来的桥梁拆了,那以后我们怎么出行啊?总不能趟着水过河吧?”面对当地村民的疑问,郑州铁检院本着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在哪里,检察工作的发力点就在哪里的工作作风,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民生需求,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5月22日,郑州铁检院组织市交通局等相关单位召开磋商会议。达成由郑州局集团公司立项筹措资金,在已拆除桥梁原址修筑一条铁路施工便道,解决村民出行和桥梁检护问题,市交通局专业指导,镇政府协调保障,建成后整体移交镇政府管理的意见。目前,在拆除桥梁的小河湾处已铺设排水涵管,经覆土后建成一条可供人车通行的简易通道。铁路部门施工便道项目,已由郑州局集团公司审批立项,启动相关招标程序。
不久之后,一条连着法治与民心的道路将会畅通无阻,村民的出行难题也将得到圆满解决。
高铁是国家的“一张靓丽的名片”,郑州铁检两级院一体化办案,依法履职,善于监督,善用监督,既消除了铁路部门长期难以解决的重大安全隐患,又解决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出行问题,为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贡献了铁检担当。未来,郑州铁检机关将继续守护高铁运行安全,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让法治的光芒照亮每一寸土地。